
音樂文創與文案書寫 實體
Music Cultural Creativity and Copywriting
國立中正大學|李映瑾

音樂文創與文案書寫 實體
Music Cultural Creativity and Copywriting
國立中正大學|李映瑾
課程詳情
【本課程為實體課程,如欲修讀此課程,請洽國立中正大學】
中國韻文的發展源遠流長,從詩經、楚辭、古詩、樂府到唐詩、宋詞、元曲等,隨著不同的時代背景與載體本身的發展,在中國文學史上開出燦爛的一頁。韻文以其依聲填詞的特性,展現著富含節奏感的別緻韻味;押韻而易讀記的特殊規則,也讓歷來文人傾心而投注心力創作了一批不朽的精巧文字;複沓的格式,更不僅是樂曲(樂章)的結構,亦讓創作者能將其「感其情發之聲」的創作模式發揮得淋漓盡致。
為了探究現代流行音樂中的歌詞如何傳承著中國韻文的傳統,在新世代中依舊起著「興觀群怨」作用。本課程先從基礎部分出發:從西方音樂潮流的歷史發展為起點,結合華人音樂市場的龍頭---臺灣流行音樂,深入探討音樂文創產業在近五十年來的世界裡,所引領而生的邊際效應與衍生的文化意識。同時也透過結合世界社會發展的歷史,探索音樂創作與接受者族群,透過音樂此一媒介所共享的文化價值。實做部分首先藉由賞析華人流行音樂詞作內容,分析詞作類型、寫作手法、敘事模式等,並以近十年台灣音樂殿堂獎項金曲獎之最佳詞作為底本,進入流行音樂詞作創作者的精神世界,一探結合多種音樂形式的當代流行音樂詞作背後的意識與意涵。另一方面採用習作方式,讓學生實際操作音樂文創相關的文學書寫與文案設計,習作內容包括:歌詞創作、專輯文案書寫、包裝文字的設計等,積累實務經驗。
1. 瞭解東西方音樂文創歷史的發展與潮流。
2. 分析東西方音樂文創背景之各項元素。
3. 學習音樂文創各項內容,包含:歌詞創作、專輯文案書寫與編輯、文字設計。
4. 實踐專輯實務製作。
■第1週:「課程說明」
1. 課程內容:第一週將進行課程說明,說明課程目標、介紹課程內容、評分標準、課堂進行方式與班級經營規則。
2. 教學方法:教師講授、師生討論及互動。
■第2週:「音樂文創產業緣起:二次戰後時期文化思潮與音樂潮流」
1. 課程內容:從二戰後的時代氛圍與歷史背景談起,了解二戰後的青年族群如何引領當代音樂潮流與重塑文化氛圍。
2. 教學方法:教師講授、師生討論及互動。
■第3週:「人權意識抬頭下的音樂潮流---六○年代音樂文創產業:西方搖滾樂與反文化(Hippies)v.s鳳飛飛熱潮」
1. 課程內容:透過六○年代的西方流行音樂發展,了解西方人權世界的發展與進化,而六○年代的台灣音樂又是以何種面貌帶領台灣人走出風雨飄搖的國際局勢。
2. 教學方法:教師講授、師生討論及互動。
3. 延伸教材:張鐵志《聲音與憤怒:搖滾樂可能改變世界嗎?》(商周,2004)。
■第4週:「種族與社會階級的投射---七○年代音樂文創產業:西方重金屬潮流v.s 校園民歌時代」
1. 課程內容:介紹西方金屬與重金屬之音樂潮流及其影響後,接續介紹啟蒙台灣21世紀流行音樂發展之台灣七○年代校園民歌風潮之背景與影響。
2. 教學方法:教師講授、師生討論及互動。
3. 延伸教材:馬世芳《歌物件》(新經典圖文傳播,2014)。
4.
■第5週:「七○年代思考點---皇后合唱團-波西米亞狂想曲」
1. 課程內容:介紹皇后合唱團及其影響與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之拍攝過程。
2. 教學方法:欣賞影片「波西米亞狂想曲」(2019)片段、小組討論暨學生發表意見。
■第6週:「憤青文化與自我書寫---八○年代音樂文創產業:西方饒舌與嘻哈文化v.s創作才子李宗盛、鬼才張雨生與華人樂壇天王張學友、台灣都市女聲陳淑樺」
1. 課程內容:以東、西方八○年代的流行音樂為觀察點,探討青年族群的關懷視角如何從社會與歷史的面相逐漸走向自我觀照。
2. 教學方法:教師講授、師生討論及互動。
3. 延伸教材:何東洪《流行音樂與文化》(書林,2004)
■第7週:「新部族(neo-tribes)的集體認同---九○年代音樂文創產業:西方當代舞曲v.s原聲天后張惠妹與樂團奇蹟五月天」
1. 課程內容:從新部族的觀點切入當代集體意識下的東、西方音樂潮流,從舞曲與樂團的誕生與流行,觀察音樂潮流對於世代族群的心理影響層次與變化。
2. 教學方法:教師講授、師生討論及互動。
3. 延伸教材:王祖壽《歌不斷》(三采文化,2014)
■第8週:「X世代的青少年音樂潮流---二○○○年代音樂文創產業:西方青年與音樂創作v.s千禧雙J風暴」
1. 課程內容:從東、西方偶像的與偶像團體的出現與流行,探討青少年音樂對於青少年世代文化與次文化的影響。
2. 教學方法:教師講授、師生討論及互動。
■第9週:「回到當代:東西樂壇音樂文創回顧與總結」
1. 課程內容:回顧20世紀音樂潮流與介紹21世紀迄今的音樂浪潮與優秀音樂人及音樂作品,並說明當代流行音樂產業現況與相關政策及文化發展現象。
2. 教學方法:教師講授、師生討論及互動。
3. 延伸教材:翁嘉銘《樂光流影》(典藏文創,2010)
█第10週「音樂專題講座」
1. 課程內容:至指定教室聆聽演講,此次講座將邀請專業音樂人、製作人或mv導演團隊分享音樂文創心路歷程與實務經驗。
2. 聆聽演講結束後,書寫「學習紀錄」作為當次作業。
■第11週:「音樂文創技巧主題(一)意境與主題」
1. 課程內容:以學期間介紹之東、西洋流行音樂作品為例,結合廣告創意文案團體發想之手法,分析在歌詞創作之際,詞人需要營造意境或設定主題時的、技巧方法與相關注意事項。
2. 教學方法:教師講授、師生討論及互動。
■第12-13週:「音樂文創技巧主題(二)填詞與音韻」
紙本閱讀與小組討論:近十年金曲獎最佳詞作並賞析
1. 課程內容:以2010-2024年的台灣金曲獎最佳歌詞作品為例,討論與講解優秀詞作的結構元素與書寫微技(以華語為主)。
2. 教學方法:學生預習教師編製教材、教師講授、師生討論。
■第14週:「音樂文創技巧主題(三)專輯文案設計」
1. 課程內容:透過展示華語與英語流行音樂專輯文案設計的傑出個案(得獎作品),分析與討論文案設計的方式與技巧。
2. 教學方法:教師講授、師生討論及互動。
■第15週:「音樂文創技巧主題(四)產品包裝設計」
1. 課程內容:以華語與英語的流行音樂專輯產品包裝為例,討論包裝設計的技巧與方式,亦討論線上音樂串流平台與非實體唱片的包裝設計及其意義,以及未來音樂產品包裝的發展趨勢。
2. 教學方法:教師講授、師生討論及互動。
█第16週「課程回顧與總檢討」
1. 課程內容:回顧本學期課程,整合本學期之課程內容、專題演講之特色並分享心得。學生可提出期末課程回饋,意見可用以調整或提供下學期課程內容、講者邀約或演講主軸規畫之修正意見。
2. 教學方法:師生分享、意見回饋與互動。
何東洪《流行音樂與文化》(書林,2004)
翁嘉銘《樂光流影》(典藏文創,2010)
王祖壽《歌不斷》(三采文,2014)
馬世芳《歌物件》(新經典圖文傳播,2014)
何東洪《流行音樂與文化》(書林,2004)
講述教學
推薦適性課程
課程回饋
尚無相關回饋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