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科技與社會 實體
Gender, Technology and Society
國立中央大學|姜貞吟
性別、科技與社會 實體
Gender, Technology and Society
國立中央大學|姜貞吟
課程詳情
科學、科技與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帶來社會重大變遷,影響層面非單一領域,而是跨領域的變革與創新,而科學、科技與AI發展也同時引發許多性別相關議題的討論。性別化創新鼓勵科技、AI發展中具有性別觀點,納入性別視角,進而創新科技與性別。科技渴望性別包含兩個面向:第一,了解科學、科技與AI到現在的發展跟性別有關的部分,包括應用過程可能產生的偏誤與性別爭議;第二,科技與性別結合的創新,發展出解決問題的途徑與視角。本課程將從AI的知識生產、AI的使用與政策、AI的再現,探討性別、科技與社會間的連動,希望能以性別化創新(Gendered Innovations)方法,發現問題、界定問題,並找出創新作法,以解決既有問題。進而進行性別與科技的跨領域對話,希冀引導科技發展的性別創新化,改善社會結構既有的性別排除與不利處境。
※ 本課為實體課程,欲修讀同學請洽國立中央大學。
※ 此課堂與楊燕枝老師共同授課。
本課程共有四個教學目標:一、了解科技、AI發展與性別研究的觀點;二、了解科技與性別互動關係;三、掌握各重要議題的內容;四、重新思考科技、人工智慧與性別的關係及其創造力。
W01:課程簡介與說明
W02:科技與性別化創新
W03:性平三法跟科技的關係
W04:跨性別置換手術
W05:社群行銷圖卡製作
W06:社群行銷影片創作
W07:AI應用之系統性性別偏誤、科學與性別:應用與偏誤
W08:家庭工業革命與性別
W09:期中議題構思報告
W10:社交機器人的性別與交叉性
W11:視頻遊戲與性別:工程創新與性別刻板化
W12:面部辨識、防範犯罪與問題
W13:deepfake與數位性別暴力
W14:人體胸部模型之重新思考標準
W15:住房與社區設計、優質城市空間
W16:期末專題報告
1. 性別化創新網站https://genderedinnovations.stanford.edu/what-is-gendered-innovations.html
2. 《科技渴望性別》。吳嘉苓、傅大為、雷祥麟編。2004。群學。
3. 《哇!原來這是性別與科技!?》。蔡麗玲編。2021。巨流出版。
小組討論教學
問題導向/專題導向教學
數位科技融入教學
問題導向/專題導向教學
數位科技融入教學
推薦適性課程
課程回饋
尚無相關回饋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