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與當代台灣家庭 實體

Gender and the Contemporary Taiwanese Family

慈濟大學|李雪菱

#溝通表達
#創新思維
#資訊科技應用
#優質教育
#性別平權
#減少不平等
#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
#史地類
#心理與心靈成長類
#資訊科技類
#文學藝術類
#學分實體課程

性別與當代台灣家庭 實體

Gender and the Contemporary Taiwanese Family

慈濟大學|李雪菱

#溝通表達
#創新思維
#資訊科技應用
#優質教育
#性別平權
#減少不平等
#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
#史地類
#心理與心靈成長類
#資訊科技類
#文學藝術類
#學分實體課程

課程詳情

在大學通識課程中將問題導向教學(PBL)融合媒體識讀、家夢劇場與社會實踐的創新課程設計與教學實踐。本課程名為「性別與當代臺灣家庭」,課程設計將台灣當代歷史分為三個階段(1920-1950、1950-1990、1990-2024),分別以三個教學模組(媒體識讀與自主學習、家庭檔案與家夢劇場、Podcast文創社會實踐)引導學生連結個人家庭故事與台灣社會變遷。期末除了每人一部家夢劇場外,更延伸為以社會大眾為受眾對象的文創作品,如親密家人我的夢(Podcast)等。

※ 本課為實體課程,欲修讀同學請洽慈濟大學。

(一)認識與反思台灣戰前戰後、戒嚴前後與現代台灣家庭與性別議題
(二)重新理解現代台灣家庭親職性別教養與家人關係經營
(三)轉化家夢劇場為USR文創作品

1.課程簡介與教學共識
2.戰前戰後:阮阿公阿嬤的時代
3.解嚴前後:田爸田媽怎麼說
4.言論,自由了嗎:世界咖啡館之言論自由
5.戰後:阮上一代的勞動與價值觀
6.戰後:阮爸媽與台灣當代家庭婚姻史
7.合作思考:青春水漾
8.世界咖啡館:性、身體、性別與家庭教養
9.現代台灣:當代台灣性別史與家庭性別議題
10.現代台灣:危險、親密與出櫃
11.個人統整家庭檔案 口頭報告
12.家夢工作坊(準備)
13.獨立研究 一對一指導
14.獨立研究 一對一指導
15.家夢劇場
16.家夢劇場2
17.期末成發
18.回顧與省思

課堂指定讀物:李雪菱老師自編教材
--
*課程選讀:
鵝媽媽要出嫁、金翅、我愛黑眼珠、異域、家變、我兒漢生、台灣文學選讀

參考書目:
1.李元貞(2014),眾女成城:台灣婦運回憶錄(上)(下),臺北:女書文化。
2.李筱峰(2002)快讀台灣史。玉山社出版。
3.陳文玲(2000)多桑與紅玫瑰。大塊文化出版。
4. Leroy Aarons著,許瑩譯(2010)。為巴比祈禱(Prayers For Bobby),基本書坊
5.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2006)擁抱玫瑰少年,女書文化。
6.陳列(2013)。躊躇之歌,INK.
7.陳列(2023)。殘骸書,印刻。
8.TGEEA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2011)《青春水漾 Shall We Swim》|紀錄片。
9.徐志雲(2018)。讓傷痕說話:一位精神科醫師遇見的那些彩虹人生,遠流。
10.李雪菱、謝靜玟主編,2010,探索愛情我的書寫,花蓮縣創異人文協會。
11.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編(2002)。感謝那個性騷擾學生的男教授,女書文化。
12.台灣同志諮詢熱線(2003),《親愛的爸媽,我是同志》,心靈工坊。

網頁延伸資源:
https://edumovie-tfai.org.tw/article/content/511 第六十九封信
https://hre.pro.edu.tw/tjeedurr3 具教職及學生身分政治受難者名譽回復處理
獄外之囚
https://www.nhrm.gov.tw/w/nhrm/Learning_21092519564481754 人權館展品申請

講述教學
小組討論教學
問題導向/專題導向教學

課程回饋

尚無相關回饋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