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門課程以培養學生對環境與永續發展的覺知與責任感為核心,非常具有時代意義。它從生活經驗出發,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深入理解環境議題及永續發展的多重面向,不僅強調知識的累積,更重視批判思考與實踐行動。

環境與永續發展 實體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何昕家

環境與永續發展 實體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何昕家
課程詳情
一、背景脈絡
在SDGs Student Program的負責人Mock Yi Jun提到:如果我們要為子孫後代創造一個永續的世界,我們需要年輕人積極參與,而不僅僅是旁觀者,應對緊迫的全球挑戰。首先,確保各行各業的年輕人瞭解永續發展目標,有機會參與他們熱愛的目標,並有機會在當地社區採取行動。201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一項研究指出,每年接受高等教育的學生超過2.07億人。這代表一件世界各地大量的年輕人在大學校園學習、生活和工作。這也證明讓大批青年投入社區參與追求永續發展的機會是關鍵與重要機會。我們每個人都能自己改變世界。但是,如果各地的年輕人聚集在一起,在我們的社區中採取小行動,我相信我們可以集體產生重大影響。
但現今的大學莘莘學子,在大社會網絡世界洪流及潮流下,均沈溺於網路世界,對於周遭環境漠不關心。本通識課程將循序漸進,先讓學生覺知與環境的重要連結關係,以及瞭解環境相關議題,提醒學生周遭環境的美與破壞,提醒學生關心周遭環境事物,帶領學生探索周遭環境;學生對於建成環境所懷有的「意義」是不相同的,這些「意義」靠的是體驗,而且必須是深入的體驗,因此帶領學生進行環境探索後,透過引導方式,敞開學生的五官及心房,用心體驗周遭環境;進而再針對永續發展相關面向探究,淺顯易懂論述及討論方式進行,讓學生真正瞭解永續發展真正關切內涵與意義,這也是本通識課程重要關鍵:先讓學生覺知與環境關聯性,在進入永續發展不同面向,而不是一開始便切入永續發展相關面向進行授課,相信這樣會讓學生更深刻瞭解到永續發展意涵,而不只是瞭解永續發展的知識,最後以學生自發行動為成果評核。
二、核心理念目的與問題意識
以永續發展教育核心價值為本課程的核心價值,本課程核心價值,定調於「尊重」,包含尊重環境(尊重和關心社區生活的多樣性,包括保護與恢復地球生態系統、尊重我們居住的星球上的資源)、尊重社會(尊重人權、尊重代間責任的教育;尊重文化多樣性,承諾在地方和全球建設寬容、非暴力、和平文化)、尊重經濟(尊重其不同的經濟模式,降低其貧富差距),透過覺察人類與環境的責任,體認到地球環境的循環性,藉此產生新生活模式。重要的核心概念為責任、循環、新生活模式。
延伸出三個關鍵核心問題,分別為人類與環境的關係?永續發展對於人類的重要性?永續發展目標與生活專業學習的連結?
而教學目的要「提供學生多元機會,並接受多元價值觀,發展知識和技能,以便促使學生從當地或全球角度做出個體和團體的決策。覺察人與環境的關係、瞭解調查環境永續議題、學習永續發展目標與新策略與方向」。
※ 本課為實體課程,欲修讀同學請洽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在SDGs Student Program的負責人Mock Yi Jun提到:如果我們要為子孫後代創造一個永續的世界,我們需要年輕人積極參與,而不僅僅是旁觀者,應對緊迫的全球挑戰。首先,確保各行各業的年輕人瞭解永續發展目標,有機會參與他們熱愛的目標,並有機會在當地社區採取行動。201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一項研究指出,每年接受高等教育的學生超過2.07億人。這代表一件世界各地大量的年輕人在大學校園學習、生活和工作。這也證明讓大批青年投入社區參與追求永續發展的機會是關鍵與重要機會。我們每個人都能自己改變世界。但是,如果各地的年輕人聚集在一起,在我們的社區中採取小行動,我相信我們可以集體產生重大影響。
但現今的大學莘莘學子,在大社會網絡世界洪流及潮流下,均沈溺於網路世界,對於周遭環境漠不關心。本通識課程將循序漸進,先讓學生覺知與環境的重要連結關係,以及瞭解環境相關議題,提醒學生周遭環境的美與破壞,提醒學生關心周遭環境事物,帶領學生探索周遭環境;學生對於建成環境所懷有的「意義」是不相同的,這些「意義」靠的是體驗,而且必須是深入的體驗,因此帶領學生進行環境探索後,透過引導方式,敞開學生的五官及心房,用心體驗周遭環境;進而再針對永續發展相關面向探究,淺顯易懂論述及討論方式進行,讓學生真正瞭解永續發展真正關切內涵與意義,這也是本通識課程重要關鍵:先讓學生覺知與環境關聯性,在進入永續發展不同面向,而不是一開始便切入永續發展相關面向進行授課,相信這樣會讓學生更深刻瞭解到永續發展意涵,而不只是瞭解永續發展的知識,最後以學生自發行動為成果評核。
二、核心理念目的與問題意識
以永續發展教育核心價值為本課程的核心價值,本課程核心價值,定調於「尊重」,包含尊重環境(尊重和關心社區生活的多樣性,包括保護與恢復地球生態系統、尊重我們居住的星球上的資源)、尊重社會(尊重人權、尊重代間責任的教育;尊重文化多樣性,承諾在地方和全球建設寬容、非暴力、和平文化)、尊重經濟(尊重其不同的經濟模式,降低其貧富差距),透過覺察人類與環境的責任,體認到地球環境的循環性,藉此產生新生活模式。重要的核心概念為責任、循環、新生活模式。
延伸出三個關鍵核心問題,分別為人類與環境的關係?永續發展對於人類的重要性?永續發展目標與生活專業學習的連結?
而教學目的要「提供學生多元機會,並接受多元價值觀,發展知識和技能,以便促使學生從當地或全球角度做出個體和團體的決策。覺察人與環境的關係、瞭解調查環境永續議題、學習永續發展目標與新策略與方向」。
※ 本課為實體課程,欲修讀同學請洽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在上述基礎背景與脈絡下,透過本通識課程,希冀學生達成以下五點目標。
(一)覺知「環境」與「人類」的關聯性與重要性。
(二)瞭解「環境議題」,並透過批判思考進行價值澄清。
(三)認知「環境」與「永續發展」關鍵意涵。
(四)學習「永續發展」中「經濟、社會、環境」與文化整體思維及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內容。
(五)反思本身所學專業領域與永續發展關係,並且提出行動方案。
(一)覺知「環境」與「人類」的關聯性與重要性。
(二)瞭解「環境議題」,並透過批判思考進行價值澄清。
(三)認知「環境」與「永續發展」關鍵意涵。
(四)學習「永續發展」中「經濟、社會、環境」與文化整體思維及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內容。
(五)反思本身所學專業領域與永續發展關係,並且提出行動方案。
本博雅通識課程分為自然領域類別,課程名稱為”環境與永續發展”,為兩學分,核心理念如前述背景,課程目標為促進學生與環境的連結、全面瞭解永續發展、引導學生連結專業進行永續發展行動與實踐,透過上述目標分別由三大主軸進行,首先以「啟發與環境連結關係」為啟動,尋找學生與環境的連結關係,讓學生瞭解人與環境重要關聯性,這樣的脈絡起因於現今人類與環境的關係漸漸疏離,進限於功利考量,甚至漠不關心,因此必須先啟發及尋找到學生與環境的連結,再進行後續課程內容,才具有深刻意義;接下來以「解析永續發展」為第二脈絡,主要透過第一脈絡,瞭解環境後,讓學生瞭解人類開始反思與環境的關係,在人類不同發展模式中,出現了永續發展此整體性思考的模式,這一脈絡,便是讓學生瞭解永續發展緣起、內涵,以及經濟、社會、環境三大主軸,延伸至永續發展目標五大面向所關切的重點;最後以「永續發展取徑與實踐」呈現此脈絡,由上一脈絡瞭解永續發展,這一脈絡便是要讓學生瞭解取徑為何?如何實踐?讓學生完整瞭解其面臨未來環境,所需具備的思維模式及實踐的重要性,分組與學生進行討論相關實踐方案。
PARTI連結環境
01 課程概述及導言
02 環境是什麼
03 如何接近環境
04 地方與環境的依附感
05 環境的價值
06 環境的公平與正義
07 人類發展與環境的關係
08 永續發展新取徑
09 期中:SDGs說書人
10 期中:SDGs說書人
PARTII人類的未來
11 SDGs:自我到他人
12 SDGs:進步的思維
13 SDGs:環境整全
14 SDGs:制度與夥伴關係
15 永續發展社會創新
16 期末:SDGs倡議家
17 期末:SDGs倡議家
18 期末:SDGs倡議家
PARTI連結環境
01 課程概述及導言
02 環境是什麼
03 如何接近環境
04 地方與環境的依附感
05 環境的價值
06 環境的公平與正義
07 人類發展與環境的關係
08 永續發展新取徑
09 期中:SDGs說書人
10 期中:SDGs說書人
PARTII人類的未來
11 SDGs:自我到他人
12 SDGs:進步的思維
13 SDGs:環境整全
14 SDGs:制度與夥伴關係
15 永續發展社會創新
16 期末:SDGs倡議家
17 期末:SDGs倡議家
18 期末:SDGs倡議家
人類三部曲(增訂版):人類大歷史、人類大命運、21世紀的21堂課
從搖籃到搖籃:綠色經濟的設計提案
寂靜的春天:自然文學不朽經典全譯本(二版)
湖濱散記【獨家收錄梭羅手繪地圖.無刪節全譯本】:復刻1854年初版書封,譯者1萬字專文導讀、精選中英對照絕美語錄
成長的極限:三十週年最新增訂版
從搖籃到搖籃:綠色經濟的設計提案
寂靜的春天:自然文學不朽經典全譯本(二版)
湖濱散記【獨家收錄梭羅手繪地圖.無刪節全譯本】:復刻1854年初版書封,譯者1萬字專文導讀、精選中英對照絕美語錄
成長的極限:三十週年最新增訂版
講述教學
實作教學
小組討論教學
探究式教學
議題導向教學
問題導向/專題導向教學
素養導向式教學
實作教學
小組討論教學
探究式教學
議題導向教學
問題導向/專題導向教學
素養導向式教學
推薦適性課程
課程回饋
林*胤
2025-07-31 20:50
楊*雲
2025-07-30 22:19
課程用體驗和討論方式,讓人更理解環境與永續發展的緊密關係,也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責任感。
林*婷
2025-07-29 23:38
這門課讓我重新思考「永續」不只是口號,而是真正與生活、專業有關的行動。從與環境的連結到了解SDGs目標,過程不只是知識的累積,而是引導我去思考、感受、參與,對未來也多了一點責任感。
其*其
2025-07-29 20:55
這門課程讓我深刻體會到永續發展不僅是全球議題,更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透過循序漸進的學習方式,從覺察自身與環境的連結開始,讓我真切感受到尊重環境、社會與經濟的重要性,也理解到每個人都有責任參與推動永續。課程不僅拓展了我的知識與視野,更激發了我在生活中實踐永續行動的動力,讓我願意從自身和社區做起,為創造更美好的未來努力。
陳*萱
2025-07-28 21:47
《環境與永續發展》讓我深刻思考人類與環境之間的關係,不再只是理性認知「永續」這個詞,而是從自身經驗出發,體會環境與生活的連結。課程循序引導我們覺察環境變遷與價值,並認識SDGs背後的意義與行動方向。我特別喜歡課程中強調「尊重」與「責任」的核心理念,讓我明白不論來自哪個專業,每個人都能從生活中實踐永續。未來我也希望能運用所學,發展屬於自己專業領域的永續行動方案,為社會與環境盡一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