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人權∶在人權實境與烏托邦之間

2025/09/26

  1. WHAT(主題介紹)
台灣自2009年以來已陸續通過聯合國有關核心人權公約及施行法,在人權規範遵循的實踐道路上,我國政府的責任義務履行情形如何?人民的人權意識內化情形如何?兩者相互影響、環環相扣。本項人權策展主題課程藉由推介多元化的人權學習取徑,俾利學習者從不同面向認識國際人權規範內涵,促進學習者具備檢視台灣人權實踐的理性批判思考能力,從而在生活中實踐國際人權規範及內化人權普世價值。

2. WHY(主題重要性)
人權在生活中無所不在,人權普世價值同時也是全球社會中持續爭辯的議題。人權是一連串的價值選擇,如何選擇也將形塑相應的人權文化底蘊與國家人權圖像,民主國家不僅要求依法行政,同時也須檢視是否人權行政。人權教育的目的及重要性即在於促進學習者正確理解國際人權規範內涵並將普世人權價值內化,從而得以就面對的現實世界人權狀態,具備實質的理性批判、監督問責,以及積極促進各項人權發展之全球公民素養與行動能力。

3. HOW(如何學習這個主題)
(1) 觀察與認知∶國家依法行政與國際人權規範之間的距離(知識面)
學習者可從推薦課程的有關國際人權法規與憲政體制、人權實際案例、多元文化與人權繪本、人權地景探究等多元教材內容中,學習從不同視角理解國際人權規範的基本知識,觀察檢視並思辨國家在遵循國際人權規範過程中呈現的治理樣貌與影響。
(2) 探索與對話∶非強迫式的人權對話可能途徑(情意面)
學習者可透過參與推薦課程中的實體或線上課程多元學習模式進行師生、生生互動,結合田野踏查、社群訪談、跨世代共學對話、人權態度動態調查等多元課程實作活動,進行非強迫式的人權對話探索,尋找多元社會之中的核心人權價值交會點。
(3) 建構與涵化∶以人性尊嚴為依歸的共感實踐人權文化(技能面)
學習者可透過參與推薦課程的多元人權學習途徑,自主學習設計思考維護人性尊嚴、保障人權、促進人權發展的日常社會實踐行動與創作,共同編織具多元包容交織性的社會創新人權網。

#人文社會類
#減少不平等
#人際互動

推薦課程

策展人員

策展繪圖者

課程回饋

尚無相關回饋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