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式】生命教育導論 實體

Introduction to Life Education

東吳大學|張峰賓

#溝通表達
#持續學習
#人際互動
#問題解決
#工作責任及紀律
#健康與福祉
#優質教育
#性別平權
#減少不平等
#人文社會類
#學分實體課程

【導論式】生命教育導論 實體

Introduction to Life Education

東吳大學|張峰賓

#溝通表達
#持續學習
#人際互動
#問題解決
#工作責任及紀律
#健康與福祉
#優質教育
#性別平權
#減少不平等
#人文社會類
#學分實體課程

課程詳情

人生有許多終極議題,例如:如何過一個有意義、幸福的人生,又該如何面對死亡。本課程藉由教育部生命教育五大主題的理解來思索這些重大議題。 ※ 本課為實體課程,欲修讀同學請洽東吳大學。

藉由價值思辨引導學生思考生命終極議題,活出值得活的人生。

1.哲學思考為探問人生三問的方法與基礎,旨在鍛鍊學生批判思考與後設思考的能力,幫助學生一方面掌握思考的方法與技巧,用適當的態度看待「思考」這件事情,另一方面也要能將「思考」本身做為思考的對象,探究思考的本質,思考的模式,認識思考的重要性。 2.人學探索為探問人生三問的另一項方法與基礎,試圖以哲學的方式去探問「人」是什麼。本課程在該主題上會側重在「我是誰」、「人與人類」二項要點。 3.終極關懷以人生三問的第一問——人為何而活?——為討論對象。其涉及的議題相當廣泛,包含生命的意義為何?死亡對生命造成何種衝擊?人應如何看待自己與他人的死亡?宗教信仰在終極關懷問題上提供何種貢獻?等等議題。這些議題無法在二週時間悉數處理,本課程將把授課焦點放在「死亡」和「意義」上面。 4.價值思辨關注人生三問的第二問——人應如何生活?——以道德哲學為主要的討論議題,但也會討論不同價值之間的取捨問題,以及如何培養自己的美感素養,「美」、「善」之間的關連等問題。 5.靈性修養以人生三問的第三問——人應如何活出應活出的生命?——為焦點,關注人如何能夠統整自己的知情意行,落實內心堅持的想法,避免知行不合一的問題。

講述教學
實作教學
小組討論教學
問題導向/專題導向教學
素養導向式教學

課程回饋

顧*辰 2025-07-29 20:48

這門課讓我開始思考人生真正重要的問題,像是「我是誰」、「我為何而活」。從哲學、人性到死亡的探討,讓我不再只是被動過日子,而是更有意識地活著。雖然有些議題沉重,但很值得深入思考與面對。

陳*萱 2025-07-28 21:57

這門關於生命教育的課程讓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課程以哲學、人學、終極關懷、價值思辨與靈性修養為五大核心,從「我是誰」到「人為何而活」等終極議題出發,引導學生深入反思人生的意義與價值。我特別被課程中對死亡與生命意義的探討所吸引,這是我們每個人遲早都會面對卻常被忽略的課題。課程強調批判思考與實作討論,不僅能鍛鍊思維,也鼓勵自我探索與實踐。我期待透過這堂課,更清楚自己想要怎樣的人生,並學習如何活出有意義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