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詳情
【本課程為實體課程,如欲修讀此課程,請洽國立臺灣大學】
蘇軾的《東坡詞》,是宋詞的奇葩,也是東坡文學中最動人心弦的一體。東坡以其才華學問、性情襟抱為詞,融入了詩的技法與意境,擴大並提昇了詞的內容與境界,使詞體得以脫離小道末技,進而取得與詩文同等的地位,成為文人抒情寫志之新體裁。蘇軾詞,逸懷浩氣,表現為清麗舒徐的筆調,無論是寫現實之挫折、無常之感慨、歸耕之閒情、懷古之幽思或夫妻兄弟朋友之情,言志述懷,皆可見其真性情與真感受,而中其悲喜情懷的轉折起伏,也牽繫著東坡一生的立身行事。
東坡詞如秋夜的星光、月色,既遙遠又親近。我們以愉悅的心情展讀《東坡詞》,徜徉於〈水調歌頭〉、〈江城子〉、〈永遇樂〉、〈定風波〉與〈念奴嬌〉等作品裡,如晤故人,自能心領神會,除了可以看見天才駕馭技巧的藝術表現,更可貼近東坡的內在世界,親切感受一個偉大心靈的的躍動,以豐富我們的生命境界,讓我們知曉如何在人情世界中尋得心靈的安頓。
蘇軾的《東坡詞》,是宋詞的奇葩,也是東坡文學中最動人心弦的一體。東坡以其才華學問、性情襟抱為詞,融入了詩的技法與意境,擴大並提昇了詞的內容與境界,使詞體得以脫離小道末技,進而取得與詩文同等的地位,成為文人抒情寫志之新體裁。蘇軾詞,逸懷浩氣,表現為清麗舒徐的筆調,無論是寫現實之挫折、無常之感慨、歸耕之閒情、懷古之幽思或夫妻兄弟朋友之情,言志述懷,皆可見其真性情與真感受,而中其悲喜情懷的轉折起伏,也牽繫著東坡一生的立身行事。
東坡詞如秋夜的星光、月色,既遙遠又親近。我們以愉悅的心情展讀《東坡詞》,徜徉於〈水調歌頭〉、〈江城子〉、〈永遇樂〉、〈定風波〉與〈念奴嬌〉等作品裡,如晤故人,自能心領神會,除了可以看見天才駕馭技巧的藝術表現,更可貼近東坡的內在世界,親切感受一個偉大心靈的的躍動,以豐富我們的生命境界,讓我們知曉如何在人情世界中尋得心靈的安頓。
本課程旨在帶領同學賞讀東坡詞,兼顧體性與時序、情感與形式等多重詮釋面向,讓同學更了解東坡為詞的文學與人生意義,進而深入體察東坡的情意世界及其詞的美感特質。
單元1 東坡詞導論──從一首蝶戀花談起
單元2 杭州詞選讀(一)
單元3 杭州詞選讀(二)
單元4 由花走密詞
單元5 密徐湖詞選讀(一)
單元6 密徐湖詞選讀(二)
單元7 密徐湖詞選讀(三)
單元8 黃州初期詞賞析
單元9 黃州中期詞賞析
單元10 黃州後期詞賞析
單元11 黃州以後詞選讀(一)
單元12 黃州以後詞選讀(二)
單元13 東坡的詩物書寫
單元14 東坡詞的女性形象
單元2 杭州詞選讀(一)
單元3 杭州詞選讀(二)
單元4 由花走密詞
單元5 密徐湖詞選讀(一)
單元6 密徐湖詞選讀(二)
單元7 密徐湖詞選讀(三)
單元8 黃州初期詞賞析
單元9 黃州中期詞賞析
單元10 黃州後期詞賞析
單元11 黃州以後詞選讀(一)
單元12 黃州以後詞選讀(二)
單元13 東坡的詩物書寫
單元14 東坡詞的女性形象
"龍沐勛校箋:《東坡樂府箋》,臺北:華正書局,1980。
薛瑞生箋證:《東坡詞編年箋證》,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
鄒同慶、王宗堂:《蘇軾詞編年校註》,北京:中華書局,2002。
朱靖華等編:《蘇軾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店,2007。
劉尚榮校證:《傅幹注坡詞》,成都:巴蜀書社,1993。
曾棗莊、曾濤編:《蘇詞彙評》,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
葉嘉瑩:《唐宋名家詞賞析─蘇軾》,臺北:大安出版社,1988。
王水照選注:《蘇軾選集》,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7。
劉石:《蘇軾詞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
唐玲玲:《東坡樂府研究》,成都:巴蜀書社,1993。
王水照:《蘇軾論稿》,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4。
劉少雄:《會通與適變─東坡以詩為詞論題新詮》,臺北:里仁書局,2006。
顏崑陽:《蘇辛詞》,臺北:臺灣書店,1998。
陳新雄:《東坡詞選析》,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0。
林語堂著、宋碧雲譯:《蘇東坡傳》,臺北:遠景出版社,1977。
李一冰:《蘇東坡傳》,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
鄭騫:〈漫談蘇辛異同〉,《景午叢編》,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2。
繆鉞、葉嘉瑩合撰:《靈溪詞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Lin, Yutang. The Gay Genius: The Life and Times of Su Tungpo. New York: The John Day Company, 1947.
Liu, James J. Y. Major Lyricists of the Northern Sung.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4.
Egan, Ronald C. Word, Image, and Deed in the Life of Su Shi. Cambridge and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
薛瑞生箋證:《東坡詞編年箋證》,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
鄒同慶、王宗堂:《蘇軾詞編年校註》,北京:中華書局,2002。
朱靖華等編:《蘇軾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店,2007。
劉尚榮校證:《傅幹注坡詞》,成都:巴蜀書社,1993。
曾棗莊、曾濤編:《蘇詞彙評》,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
葉嘉瑩:《唐宋名家詞賞析─蘇軾》,臺北:大安出版社,1988。
王水照選注:《蘇軾選集》,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7。
劉石:《蘇軾詞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
唐玲玲:《東坡樂府研究》,成都:巴蜀書社,1993。
王水照:《蘇軾論稿》,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4。
劉少雄:《會通與適變─東坡以詩為詞論題新詮》,臺北:里仁書局,2006。
顏崑陽:《蘇辛詞》,臺北:臺灣書店,1998。
陳新雄:《東坡詞選析》,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0。
林語堂著、宋碧雲譯:《蘇東坡傳》,臺北:遠景出版社,1977。
李一冰:《蘇東坡傳》,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
鄭騫:〈漫談蘇辛異同〉,《景午叢編》,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2。
繆鉞、葉嘉瑩合撰:《靈溪詞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Lin, Yutang. The Gay Genius: The Life and Times of Su Tungpo. New York: The John Day Company, 1947.
Liu, James J. Y. Major Lyricists of the Northern Sung.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4.
Egan, Ronald C. Word, Image, and Deed in the Life of Su Shi. Cambridge and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
講述教學
推薦適性課程
課程回饋
尚無相關回饋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