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文化:傳統與現代

East Asian Civilization: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國立臺灣大學|黃俊傑

#資訊科技應用
#合適的工作及經濟成長
#工業化、創新及基礎建設
#多元夥伴關係
#史地類

東亞文化:傳統與現代

East Asian Civilization: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國立臺灣大學|黃俊傑

#資訊科技應用
#合適的工作及經濟成長
#工業化、創新及基礎建設
#多元夥伴關係
#史地類

課程詳情

課程導讀:
走出臺灣 立足東亞 放眼全球
     就在臺灣呼喊「邁向國際舞台」口號當下,臺灣早已被捲入全球化的漩渦,然而相對於本土教育與意識的大幅增進,國際化卻遲滯不前,我們應有「達則兼濟天下」的胸襟,即便資源匱乏,窮則變、變則通、通則達,奠基臺灣,跨足東亞,邁步全球。
     全球化發展趨勢,東西不平衡,南北有差距!國內脈絡裡,則是貧富差距,台灣內部的南北差距、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三十年所造成的沿海與內陸的差距,皆顯而易見,不容小覷。作為新時代的知識份子,如何能在全球化時代中安身立命?肩負新時代承先啟後的重責大任,我們需要深入地了解自己,深入東亞文化的傳統,展望東亞的現代轉化,從而讓我們在全球化時代,站穩腳跟。
    《東亞文化:傳統與現代》數位化課程,正是讓我們可以一窺東亞精神的墊腳石與重要利器。課程之教學目標在於引導學生從歷史視野出發,思考歷史的轉捩點與當前現實問題,提昇學生在時間深度中進行批判思考之能力,並探索歷史思考活動之重要面向。
     製課教師—國立台灣大學特聘教授黃俊傑先生,如此巍巍人物,實不應由我筆墨單薄描敘。其英姿可比千古風流人物,釃酒臨江,橫槊賦詩,氣勢萬千。然我們有其榮幸得以透過網路數位化課程,不必驅車前往、身處臺大,不需跨海越洋,也能一睹黃俊傑教授行雲流水般的精絕講授。
《東亞文化:傳統與現代》是優質通識課程資料庫中,各類型數位化教材最齊全,包含講義資料、延伸閱讀、影音課程、動畫等,點閱率位居第一。課程中,更藏有珍貴照片,包含故宮博物院以及日本每日新聞社不許可寫真等特殊授權。
《東亞文化:傳統與現代》課程設計,大致依循以下幾個原則:
(1) 基本性
     所謂「基本性」指通識課程內容應包涵人類文明之基本要素。相對於工具性、應用性或休閒性課程而言,通識課程之內容應具有基本性。所謂「基本性」,是指課程應涉及人類文明中最根本、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質素而言。《東亞文化:傳統與現代》這門課程,依「基本性」之原則,儘量選定歷史發展過程中基本而重大之事件、人物或問題,以引導學生從深厚的時間意識中,思考歷史的發展,提昇學生的思考能力。
     所以,本課程前半段首先由近在眼前的「全球化」議題切入,經由對文化霸權的反省,帶領學生從東亞出發思考;而後將時空拉遠,從源遠流長的農業傳統、文化交流中「自我」與「他者」的互動、中國的文化意象與現實意象,經由日本人的台灣論述、日據時代台灣人的中國論述,逐漸由遠及近,直到學生當下所處的時空情境─台灣意識與海峽兩岸關係。
(2) 主體性
     所謂「主體性」指包括通識教育在內所有的課程之教學,都應以學生為主体,從學生出發,為學生而教育。所有的通識課程都應直接或間接地完成「建立人的主體性,以完成人之自我解放,並與人所生存之人文及自然環境建立互為主體性之關係」這項教育目標。教學應以學生作為主體出發,去看待知識,透過討論、思辯、批判與比較,去了解自己的身體、心理,自己所面對自然世界與社會環境,自己所處的時代與所屬的文化。
      從上述原則出發,本課程致力於以學生為主體,導引學生從東亞歷史視野與時間深度,思考 21 世紀生活世界中的重大問題如「台灣意識」、「兩岸關係」、「中國概念」、「全球化趨勢」、「大學教育的發展方向」等。
(3) 思考性
     所謂「思考性」指通識課程應通過各種教學活動,以提昇學生思考能力為其目標。「思考性」本來就是所有的課程規劃的重要原則,通識課程尤其如此。在21世紀的資訊社會裡,「資訊的獲取」大致已經不是問題。對大學學生而言,「資訊的解讀與分析」才是重大的挑戰,因此,思考能力的培養極為重要。
      從「思考性」這項原則出發,本課程從第10講以後,就設計授課主題環繞東亞思想與價值觀之探討、反思而展開,講授「東亞思維方式與其價值觀」、「東亞思想中的身體觀」、「東亞遺民知識份子生命的抉擇」、「東亞政治權力與知識權力的辯證」、「東亞儒者理解經典的途徑及其方法論問題」等具有「後設」 (meta)  意義的主題。最後一講則將本課程的思考視野運用於現實,從東亞觀點討論全球化與大學通識教育的新展望,作為課程的結論。
       《東亞文化:傳統與現代》課程讓我們在時間與空間的脈絡裡面來思考文化,東亞文化這個接觸空間,是在時間脈絡,東亞作為一個接觸空間,是在時間脈絡裡面不斷的變化的,接觸空間它是一個價值的載體,甚至每一個人的身體,都是一個接觸空間。
     黃俊傑教授不僅僅於本課程投注心力,更是對通識教育充滿熱忱,可說於童山濯濯的通識教育事業上,種育培植幼苗,盡心期許其日漸茁壯。黃教授更引用日常法師「教育是人類升沉的樞杻」,表達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中心,一切教學工作皆圍繞教師而展開,以及魯迅〈自嘲〉「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詮釋教育是以提昇學生的生命為目的。
     黃教授認為,任何課程的教案設計與教學實務的改進都是永無止境的工作。開授《東亞文化:傳統與現代》這門課的經驗中,黃教授深感教師是教學活動中最重要的中心,舉凡上課前的備課工作、授課內容的撰寫、各個講授單元之「問題意識」 (problematique) 的提出、各週教材的選編與研讀、學生的寫作與討論等工作,莫不取決於授課教師。其次,大班講授的課程中,助教群也是不可或缺的教學團隊,同學心得報告之批改與回應、學生寫作中的問題之整理,以及教師在下週之公開綜合討論等,都有賴於助教的協助。
     最後,現代大學所開授的包括人文課程在內的課程,多半講求知識的客觀化,於是不免與學生生命的向內反省有所疏離。如何在學習者的主體覺醒與歷史事實的客觀研究之間,獲致動態的平衡?如何能夠在「通古今之變」與「成一家之言」之間同時具足?這是包括本課程在內所有歷史課程的教學工作者共同面對的挑戰。
【文/臺灣通識課程與教學資料庫 課程專案負責人 劉宥妤】
 
課程概述:
本課程在 21 世紀全球化時代語境中,引導學生從東亞文化與思想的角度出發,思考東亞文化傳統及其現代轉化等相關問題。

本課程之教學目標在於提昇學生對東亞文化與思想傳統及其現代轉化問題之熟悉度,並加強學生因應全球化發展趨勢之能力。

講述教學
問題導向/專題導向教學
素養導向式教學
遠距教學課程

推薦適性課程

課程回饋

尚無相關回饋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