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像中的權力與文化 實體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Visual Images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連啟元

圖像中的權力與文化 實體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Visual Images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連啟元
課程詳情
【本課程為實體課程,如欲修讀此課程,請洽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本課程主要是藉由圖像作為歷史的文本,雖然圖像不能讓我們直接進入過去社會的世界裡,卻能讓我們理解當時的人如何看待那個世界。同時從圖像之中,探尋隱沒在圖像背後的各種歷史訊息,進而理解政治、社會、文化等發展脈絡。藉由理解圖像的構成,以及背後的多重意涵,討論圖像的觀點、主題與形式,思考圖像中的歷史研究可能。
本課程主要是藉由圖像作為歷史的文本,雖然圖像不能讓我們直接進入過去社會的世界裡,卻能讓我們理解當時的人如何看待那個世界。同時從圖像之中,探尋隱沒在圖像背後的各種歷史訊息,進而理解政治、社會、文化等發展脈絡。藉由理解圖像的構成,以及背後的多重意涵,討論圖像的觀點、主題與形式,思考圖像中的歷史研究可能。
本課程藉由視覺圖像的觀看,進而理解歷史發展脈絡,並藉以建立尊重多元文化的態度,培養思考、批判的精神,主要教學目標為: 1、理解圖像與政治、文化、歷史研究的關係。 2、探討圖像史料存在的某些問題與侷限性。 3、培養學生歷史思維的能力,並理解圖像背後的多重真相。
單元 1 導論
單元 2 漢代T型帛的生死世界
單元 3 歷史戰場與文學意象:赤壁賦/圖的演變
單元 4 竹林七賢的清談表像
單元 5 〈便橋會盟圖卷〉的帝王隱喻
單元 6 〈虢國夫人遊春圖〉的性別意識
單元 7 歡愉宴樂的假象:〈韓熙載夜宴圖〉
單元 8 〈清明上河圖〉的人間百態
單元 9 〈觀榜圖〉與讀書人的喜怒哀樂
單元 10 大航海時代的開展
單元 11 旅遊圖像的文化風尚
單元 12 品茶圖與傳統士人的休閒
單元 2 漢代T型帛的生死世界
單元 3 歷史戰場與文學意象:赤壁賦/圖的演變
單元 4 竹林七賢的清談表像
單元 5 〈便橋會盟圖卷〉的帝王隱喻
單元 6 〈虢國夫人遊春圖〉的性別意識
單元 7 歡愉宴樂的假象:〈韓熙載夜宴圖〉
單元 8 〈清明上河圖〉的人間百態
單元 9 〈觀榜圖〉與讀書人的喜怒哀樂
單元 10 大航海時代的開展
單元 11 旅遊圖像的文化風尚
單元 12 品茶圖與傳統士人的休閒
敬請期待 Stay tuned!
講述教學
議題導向教學
議題導向教學
推薦適性課程
課程回饋
尚無相關回饋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