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教育
2024/12/12
我為什麼活著?我該怎樣活著?我要如何活出我該活出的生命?以上三個問題稱之為生命教育版「人生三問」,也是每個人不論富貴貧窮或疾病健康,都需要面對自己生命的三個根本課題,更是東西方思想長久以來所關注的議題。
第一問屬「終極關懷」的課題,涉及人生目的與意義,第二問屬「價值思辨」的領域,探討人生應行的道路,第三問則為「靈性修養」的範疇,討論如何達到知行合一的生命修養。這三個問題各自獨立,卻又環環相扣,需要相應之人生三學來進行探討。
同時為答覆人生三問包含的各種生命課題,也須以「人學探索」為基礎,先對「人」進行理解,了解人的主體性、關係性、超越性等特性;並由於人生三問的每個問題都沒有簡單的答案,需要具備良好的思考素養,才能深入理解與掌握,因此,也須以「哲學思考」作為方法。
教學者以自身生命去印證生命的學問,有系統地喚醒學生對人生根本課題的問題意識,用生命的熱忱來啟發學生,幫助學生在專業教育以外,也能在通識教育的多元學習中探索、體驗、反思,並將所得內化為生命智慧,從而提升生命境界,找到安頓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即為生命教育之內涵與目標。
策展人:孫效智 王榮麟


推薦課程
-
目前課程正在授權中,敬請期待
策展人員
-
孫效智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暨生命教育研發育成中心主任。1994年取得德國慕尼黑哲學院哲學博士,返台後隨即任教於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至今,專長與研究領域為生命教育、倫理學、生命倫理與法律。多年來致力於國民基本教育總綱核心素養之研發、生命教育高中創科及融入不同學習領域、大學生命教育、病人自主權及生命末期醫療之國家政策與法律制度建立等推動工作。近來因臺大行政職的歷練,亦開始關注大學治理與大學法修法議題。
-
王榮麟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副教授暨生命教育研發育成中心副主任。於法國索邦大學完成哲學博士學位,專攻科學哲學,尤其對演化倫理學和倫理學有深入研究。其獨特的教學方式,經常在上課中拋出具挑戰性的問題,激勵學生積極討論和探究,不僅只教知識,更重視學生思考能力的涵養。
策展繪圖者
課程回饋
尚無相關回饋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