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

2024/12/12

  「生命教育」在前省教育廳的支持倡導下,民國85年開始了國內相關推動工作。民國86年實施的「中等學校生命教育計畫」是生命教育全面進入學校教育的開端。後由於精省,省教育廳不復存在,但生命教育續獲教育部重視,於民國89年設置「生命教育專案小組」,並宣佈民國90年為「生命教育年」,期將生命教育內涵逐步納入從小學至大學階段十六年之學校教育體系中。

民國92年的「生命教育教學資源建構計畫」,已展開全程一貫的規劃,同年發布的《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生命教育成為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的指定內涵,同年亦成立了「高級中學生命教育類選修課課程綱要專案小組」,開啟生命教育正式設科的議,生命教育自此成為台灣教育改革的重要項目之一。

民國93年8月1日發布的《普通高級中學課程暫行綱要》,將生命教育類科列入高中課綱,規劃了八個選修科目,於民國95年8月1日起開始實施,生命教育即以正式科目型態進入了教學現場。民國99年8月1日起實施的《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高中課程已有必選修生命教育1學分之設置。

民國102年,國家教育研究院進行了「生命教育融入12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研究」,探討生命教育在未來新課綱中的定位、理念與課程組織方式。民國103年11月28日發布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課程目標及各教育階段核心素養內涵在設計之初,即有了相當豐富的生命教育元素。

民國108年8月1日實施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簡稱108課綱,生命教育確立為高中、國中、國小之重大議題,需全面融入各領域各教育階段教學中,並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設有1學分必修課程及2學分加加廣選修課程,另在技術型、綜合型和單科型高級中等學校,設有2學分的選修課程。

奠基於過去二十年在國教端的成熟發展,近年亦逐步在高教端建立推動模式。大專校院向來以培育各領域專業人才為首要目標,注重專業知識的教授與科班能力的養成。然而,作為正式學校教育的最後一個階段,也是學生邁向獨立發展的重要預備時期,生命教育的持續耕秐,將影響學生長遠的生命態度、價值信念和生涯發展。

因此,教育部於民國104至106年分期委辦三階段的「教育部大學生命教育建構計畫」,進行了大學生命教育核心理念與內涵之建構、理想推動模式之建構及理想推動模式之推廣,並於民國107年後續推動「教育部大學生命教育教學社群及課程建構計畫」,透過建立跨校教師社群及教師間共學共備的經驗交流,深化生命教育的課程理念與教學實務。

在教育部的大力推動支持下,民國108年成立了「教育部生命教育研發育成中心」(臺灣大學),開始建置「大專校院生命教育專業發展平台」,並自112年起,以擁有眾多跨領域學院系所的總召學校(臺灣大學)為基地,每兩年一期執行全國性「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生命教育教學社群與課程發展實施計畫」,致力研發大專校院生命教育五大核心素養導論式課程。

簡而言之,生命教育是以「人生三問」為基礎架構:
第一問「我為何而活?」,探究人生的意義、目的和方向,是「終極關懷」探討的領域,

第二問「我應如何生活?」,指涉人生的抉擇和當行的道路,是「價值思辨」探討的領域,

第三問「我如何活出該活出的生命?」,觸及達到知行合一的生命境界,是「靈性修養」探討的領域。

人生三問看似各自獨立,實則環環相扣,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人生根本課題,更是東西方文化長久以來的重要關注。為答覆人生三問相關的種種生命課題,尚須以「人學探索」為基礎,對人是什麼?我是誰?等人學議題進行瞭解,也須具備良好的「思考素養」,才能深入理解複雜的人生課題、掌握正確思考的條理脈絡。

以上五大主題:終極關懷、價值思辨、靈性修養、人學探索、思考素養,即為生命教育的五大核心素養內涵,貫穿於小學至大學階段十六年的課程體系中。以當前的學校教育而言,在正式課程、非正式課程及潛在課程中皆有生命教育發展的空間,三者相輔相成,共同形塑理想的生命教育校園文化,而在大專校院中,最理想的正式課程場域就是通識教育。

本次策展所推薦課程多為112-113年「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生命教育教學社群與課程發展實施計畫」課程研發的具體成果。各校教師在兩年的計畫參與中全力以赴,以各自生命的經歷去印證生命的學問,並懷抱教學的熱忱來啟發學生,有系統地喚醒學生對人生根本課題的省思,幫助學生在專業教育以外,能在通識教育的多元學習中探索、體驗、反思,將所得內化為生命的智慧,進而提升生命的境界,找到安頓生命的意義與價值,此即為生命教育的期許目標。

【LEC人物專訪】孫效智:生命教育五大核心素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bICw-8CbU8&t=8s

【人文講堂】20210925 - 用哲學凝視死亡 - 王榮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p3G4Ctg6U

策展人:孫效智 王榮麟

#心理與心靈成長類
#人文社會類
#邏輯思辨類
#健康與福祉
#優質教育
#溝通表達
#持續學習
#人際互動
#團隊合作
#創新思維

推薦課程

策展人員

策展繪圖者

課程回饋

尚無相關回饋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