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與當代生活 實體

Poetry and Contemporary Life

元智大學|陳巍仁

#溝通表達
#優質教育
#史地類
#文學藝術類
#講述教學
#實作教學
#翻轉教學
#素養導向式教學
#學分實體課程

詩與當代生活 實體

Poetry and Contemporary Life

元智大學|陳巍仁

#溝通表達
#優質教育
#史地類
#文學藝術類
#講述教學
#實作教學
#翻轉教學
#素養導向式教學
#學分實體課程

教師簡介

  • 姓名 : 陳巍仁
  • 現職 : 元智大學助理教授
  • E-Mail : weiren@saturn.yzu.edu.tw
  • 地址 : 桃園縣中壢市 320 遠東路135號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
  • 連絡電話 : 03-4638800-2144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研所博士

台灣文學、詩學、文學理論

高三參加大學入學考試的前夕,我總反覆在一空白筆記本上抄寫《創世紀詩選》中諸多名家的詩作,相對於苦悶壓抑、一成不變的應考生活,那些迥異於課本講義,精煉閃亮的文字,即是能讓我的靈魂插翅而飛的咒語。其實並沒有誰教我這麼作,在封閉的氣氛裡,我為自己敞開了一扇小窗,讓詩像風一樣吹入我的生活。當時抄的詩,大部分我都讀不懂,但我確信那並不重要。在往後的教育裡,我繼續學詩、讀詩、也開始創作詩,開始一一理解那些密碼裡隱藏的奧祕。我喜歡現代詩,也喜歡古典詩,且絲毫不覺得二者應該要有明顯區分。因為壽命及環境的等因素,我們的生活經驗難免有限,因為人心之難測,我們常因無法彼此理解而感覺孤單,但在詩的脈絡裡,在電光火石的一瞬,我們卻能真切感受到人心的契合得以超越時空,並使我們的生命無比豐饒。從自己走過的道路與在課堂執教的經驗裡,我深知有太多青春而敏銳的靈魂,需要為自己尋找答案,這是普遍的渴求,與所讀科系無關,因此,我熱切盼望在通識教育中加入詩的元素。這堂課當然富有許多有趣的知識,也能兼及創作表達技巧的提升,但我更在乎的是生活氣氛的營造,學詩如騎自行車,都源自於想獲得自由,而且一旦身心有了記憶,便終生不會遺忘,在十八週的緊湊課程中,我們便將稍微付出一點跌跌撞撞的代價,以換取一生的海闊天空。

台灣文學、詩學、文學理論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