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文化與社會

Gender Culture and Society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吳慎慎

#人際互動
#問題解決
#優質教育
#性別平權
#減少不平等
#心理與心靈成長類
#講述教學

性別文化與社會

Gender Culture and Society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吳慎慎

#人際互動
#問題解決
#優質教育
#性別平權
#減少不平等
#心理與心靈成長類
#講述教學

教師簡介

  • 姓名 : 吳慎慎
  • 現職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副教授
  • E-Mail : sswu@ge.tnua.edu.tw
  • 地址 : 11201 台北市北投區學園路 1 號
  • 連絡電話 : 02-28961000 分機 5615
  • 教師網站連結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博士

心理學、教育輔導與心理諮商、通識教育課程與教學、性別議題、敘事學習

大學唸教育系,大學畢業的第一份工作是國中益智班教師,從智能不足特殊教育開始教師生涯。三年後,轉換加入台北市第一批高中諮商輔導人員的行列。這兩份工作在當年都是開創性的,因此,除了教學現場的涵育,更有許多機會從實驗與研究中學習成為一個老師。也因此開展出學校輔導人員與諮商心理師的生涯路向,特別關照同理、連結的認知 (connected knowing) 與增能培力 (empowerment) 的學習與發展。
在大學教書,一直都擔任通識課程教學,並沒有機會成為專業系所教師,因此,特別能夠感受到通識教育的重要與不重要。雖然所有的人都同意通識教育對學生的生命養成是重要的,但是在以教學典範為核心概念,以專業系所為主流的大學校園,通識學分在實務操作面,對學校、對老師、對學生而言,顯然是不重要的。雖然如此,每個學期的每一門課,教與學所迸出來的火花和喜悅,卻從未停止,成為個人努力不懈的最大動力。
近年來,大學教師教學發展和學生的學習愈來愈受到重視,教學社群、分享平台與支持系統逐漸發展,外部的激勵與拉力,加上個人經驗的累積,對通識教育的課程與教學漸漸建構出一些個人的心得理念和願景。在知識暴增而多元的時代,資訊科技高度發展引爆的學習革命下,如何做到回歸學習主體,從學習者自我的轉化與發展去跨越學科,整合學習,獲得開展生命的自我知識,在變遷的社會中安身立命,確是當前教師最大的挑戰。透過敘事學習,連結經驗,反思轉化的方式,或許是一個值得嘗試與發展的方向。

生命故事敘說與終身學習
藝術人的生命故事與全人生涯開展
跨領域整合型課程的理論與實踐
從學習典範反思實踐通識教育課程與教學
敘事學習在通識教學上的應用
返回